【导师有约】学院举办本学期首期本科生导师组见面会
4月6日中午,本学期首期导师组见面会在学院241室举行。俞可平、何增科、封凯栋、马啸四位老师和来自2018级、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及行政管理专业13位本科生就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交流讨论、答疑解惑。
本场见面会由导师组组长俞可平老师主持。俞老师指出,每学期一次的师生见面会,主要目的是围绕本科生的教学和培养,就师生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坦诚的交流互动,以期不断改进和提升本科生教学的质量。各位老师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见面会这一平台,增进师生交流的机会,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可以听取同学们对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论文指导和学院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意见乃至批评。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随后的交流分享中,同学们踊跃提出了各自的问题,例如,在现实政治方面,A同学想了解有关全国医务人员驰援上海的一些具体信息,不同省份的医疗支援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由哪一级的权力主体进行分配,地方政府又会对上述指标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等。马啸老师指出,在跨省支援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到地理条件、相关支援力量在省内的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俞可平老师还根据自己长期在中央机关参与重大决策调研的经验,对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以及相应的中央与地方协调体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和地区间的互助体制进行了详细讲解。
对于大四同学而言,毕业论文也是同学们时刻关注的问题。马啸老师向在场同学提问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情况,特别是论文的选题与与写作情况。同学们就马啸老师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回应。例如,B同学提出了自己关于省部级官员专业化水平的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的专业化程度的测量难题,C同学提出了自己正在进行的关于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偏好的挑战杯研究中面临的困惑。
上述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指导与建议,大家收获颇丰。
在回应同学们提问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不断向同学们进行提问。何增科老师说,老师们按学院的要求,每周都会给同学留下固定的见面答疑时间,但现在同学们很少有人利用这个机会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对此表示疑惑。封凯栋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疑问。其他老师还指出,同学们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也显得比以前更少,不知是何原因。同学们从本科生上课方式、教师的上课提问机制等角度展开了回应,大家指出,信息媒介、激励模式与授课方式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学生向老师面对面提问的情况。
最后,俞可平老师对本次师生见面会进行了小结。他说,这次见面会效果很好,增进了学院师生的相互了解,老师们也更加清楚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他还代表全体导师组成员表示,随时欢迎同学们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老师们进行沟通交流。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