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教授为本科生导读《乡土中国》
5月10日下午,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读书会在廖凯原楼127室举办。本期读书会邀请政治学系俞可平教授为同学们导读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乡土中国》。
俞老师首先结合本书特点阐述了推荐阅读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传统乡村的萎缩,借由本书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乡村秩序;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正处于转型之中,阅读本书有助于学习传统文化,进而理清其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三是本书对传统与现代社会、中国与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刻比较,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经典之作;四是本书文笔优美,平实语言背后蕴含深邃的学术思考,是学术写作的典范。
紧接着,俞老师简要介绍了本书作者和主要内容。《乡土中国》由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义稿结集出版而成。围绕“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质、宗法秩序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家族单元的社会意义、基层政治的权力结构等角度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了刻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经典作品。
俞老师随后结合政治学理论和具体事例,为同学们讲解了本书的核心概念与重点章节。他指出,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经典概念,如熟人社会、差序格局、血缘和地缘等,这些学术概念已成为人们理解传统中国的重要分析工具。《乡土本色》着重论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质,《差序格局》揭示“亲亲、尊尊、长长”宗法秩序之上的传统中国基本社会结构,《家族》阐述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家族和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礼治秩序》分析中国人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政治秩序,《长老政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基层政治的性质,《血缘与地缘》刻画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基本关系从血缘向地缘的历史性转变。
从本书观点出发,俞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包括:文化、文明与传统的关系是什么,中西文明有何异同点,人类文明是否遵循某种共同规律,以及礼治、德治和法治的本质是什么,等等。俞老师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中勇于置疑、多加反思,他示范性地就本书观点提出了几个可商榷的问题,涉及概念界定、结论可推广性等。俞老师还为大家撰写书评和读书笔记提供了具体指导建议。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费孝通先生的调研方式、研究发现的可推广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等问题和俞老师展开讨论。俞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近期研究成果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鼓励大家多读经典并与老师们展开密切交流。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