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教授为本科生导读《乡土中国》
4月6日晚,政府管理学院读书会在廖凯原楼134教室顺利举办。本期读书会邀请政治学系教授俞可平为同学们导读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
一、导读教师介绍
俞可平,威尼斯赌场,澳门威尼斯人官网讲席教授、威尼斯赌场,澳门威尼斯人官网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名誉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政治哲学。
二、导读作品介绍
《乡土中国》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义稿,陆续在杂志发表后,于1948年首次集结成书出版。全书主要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具体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乡村社会、家族制度、权力结构、中西差异等,生动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面貌,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
三、导读内容
读书会伊始,俞老师介绍了推荐阅读本书的缘由。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社会文化急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乡村日益萎缩,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本书生动描绘了中国传统乡村的模样、深刻分析了传统社会的运作逻辑,有助于同学们增进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认识,在古今、中西价值观的比较中找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未来方向。
接着,俞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本书重点章节、概念进行了导读。全书共分为14章,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质、宗法秩序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家族单元的社会意义、基层政治的权力结构等角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运作逻辑进行了深入刻画。俞老师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新近研究成果和当下热点事件等对本书观点进行生动阐述。他指出,本书虽然篇幅短小,却提出了一系列经典概念,如乡土社会、熟人社会、差序格局、血缘和地缘等,这些如今脍炙人口的学术概念成为人们认识和思考中国乡村的重要工具。俞老师进一步指出,学术作品不必连篇累牍、晦涩艰深,简短精炼、深入浅出往往更见学术功底,本书是值得学者深入研习的典范。
俞老师进一步介绍本书重要观点,并提出问题激发同学们思考。比如,费孝通在本书中提出“西洋社会争权利、中国传统攀关系讲交情”的观点,俞老师结合现实案例加以讲解,并鼓励同学们思考中西文明之间是否存在本质区别;本书提出“礼和法的区别在于依靠内在驱动力而非国家权力加以执行”,俞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处理法治和德治之间的关系;本书提出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伴随着从血缘联结到地缘联结的转变,俞老师则发问地缘和血缘对文明演进的长远意义是什么。俞老师还就本书观点提出了可商榷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中勇于置疑、多加反思。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美国社会极化问题的根源、差序格局、乡村传统价值观流失等问题和俞老师展开讨论,俞老师一一回应,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解。最后,他鼓励同学们深入基层,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效益最大化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读书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阅读次数: